国办:同意4个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贯彻落实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 | 专项监督护粮安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丨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
 ·[视频]九霄逐梦,看今朝!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地面训.. ·[视频]汪公馆里的“伪装者”(上) ·[视频]一线见闻丨区域协作谱新篇 ·[视频]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重新开放 传承.. ·[视频]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江河见证丨守护好“中.. ·[视频]潜伏敌营的“佩剑将军”(上) ·[视频]新时代的伟大变革丨书写在绿水青山间的生态答卷 ·[视频]我的土地我的家丨第34个全国土地日公益宣传片 ·[视频]天宫TV | 光耀天际,见宇宙之美 ·[视频]无名者之歌 ·[视频]黑猫警长又双叒更新啦! ·[视频]速看!防间保密微视频《消失的“她”》 ·[视频]先睹为快!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主题片来了~ ·[视频]天宫TV | 给我们一个小桌子 还你们一个菜园.. ·[视频]全国生态日主题宣传片 ·[视频]首个全国生态日|中国国家公园旗舰物种来啦! ·[视频]提前184天!又一重大水利工程取得新进展 ·[视频]案例展示|第1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 ·[视频]消失的他,一个隐藏20多年的秘密….. ·[视频]激情燃烧的岁月丨《飞航印记》第3集

中国蚕业发展的“广西奇迹”

发布时间:2012-10-09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字体大小[ ]

  编者按:广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创意、创新上下功夫,实现了桑蚕产业跨越式发展。蚕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助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广西承接产业转移最成功的领域之一。短短10年,广西桑园面积扩大了8倍,蚕茧产量更是增长了9倍,产茧量占全国的近4成、全球的2成多,国际蚕学界知名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仲怀称之为中国蚕业发展的“广西速度”、“广西奇迹”。

  本报记者 燕玉海

  以往江浙种桑养蚕久负盛名,也只是处于副业地位,如今“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小小的“蚕宝宝”在广西长成了“大块头”,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每年为蚕农带来近百亿元的收入。

  过去多年广西蚕茧产量一直未能进入全国前五名,然而近10年间,广西蚕茧产业打破此前多年低水平徘徊的局面,蚕茧产量率先发力跃居第一,2005年已达14.85万吨。2011年,广西桑园面积、蚕茧产量、蚕种产量、亩桑产茧量、规模以上企业生丝产量等再创新高,各项指标均居全国首位,其中蚕茧产量连续7年全国第一,占全国的38%、世界的20%以上,蚕茧生产和加工产值达到280亿元。

  良策创意,弱势产业成支柱经济

  9月6日,在全国桑蚕第一大县(市)——广西宜州市的石别镇永定村纳单屯,蓝素跟几个姐妹正在采茧,雪白的茧子足足堆满了一张席子。40多岁的蓝素种桑养蚕已有12载,从当初的2亩桑田扩大到现在的15亩,亩收入从不足千元到现在的6000多元,蚕茧成为全家主要经济来源。从她身上,记者看到了广西蚕茧产业发展的缩影。

  从采桑养蚕到发展蚕茧产业,广西决策者也有一个认识过程。过去,广西的桑园面积一度维持在30万亩上下,蚕茧产业在全国五六名的位次徘徊。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广西承接“东桑西移”,才真正开始了之后10年的黄金发展时期。到2005年时,广西把桑蚕业列入广西农业重点加快发展的11大新兴优势产业之首,接着继糖蔗之后,又将其列为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发展,在政策出台、资金投入、人才支撑、技术扶持上多管齐下,齐抓共推。

  大面积发展桑树种植,势必会与粮争田,这也是多年来困扰广西桑茧产业发展的掣肘。桑蚕兴桂战略要顺利实施,这是绕不过去的“坎”。广西农业部门一方面科学规划、优化布局,宜林则林、作物套种,另一方面加大投入提高桑蚕产业的技术含量,技术兴桑壮蚕,一大批桑、蚕新品种和种植养殖新技术得到研发和推广,桑蚕亩产效益大大提高,有效化解了桑茧争田的矛盾,既稳了粮又“绿”了桑。

  目前,“东桑西移”已花落广西,“东丝西移”已初具规模,“东绸西移”正拉开序幕。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强调,广西不仅要做大做强广西蚕业,还要承担做大做强中国蚕业的重任。

  世界蚕业竞争已然在热带、亚热带区域展开。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广西农业厅厅长、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张明沛提出,广西将围绕产业特点和发展趋势,继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重点打造一个多元化的蚕桑产业,实现品种多样化、技术省力化、产业高效化。

  良法创新,实现蚕茧产业最优化

  说到植桑养蚕出丝绸,不能不提苏杭。实际上,由于气候原因,江浙一年只能出两三批蚕茧,养蚕只是当地蚕农的一项副业。而广西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桑树和蚕的适宜生长时间大大延长,早在3月就已出第一批春蚕,到11月止一共可产20批以上的蚕茧,在时间跨度和批次上远远超过传统养蚕省份。

  气候是把“双刃剑”,高温高湿的环境里“蚕宝宝”长不好,影响蚕茧的产量和品质。如何培育出抗性强的蚕种、总结推广配套的种养技术,成为了摆在广西农技人员面前的难题。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祁广军介绍:“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先后育成超高产杂交桑‘桂桑优62’等5个桑树优良品种,非常适应广西的气候条件,产量高、质量优、抗性强,桑叶亩产量均达到3500公斤以上;先后育成14个家蚕优良品种,能适应广西气候条件,抗性强、产量高、质量优,成为广西蚕桑生产的主推品种。还在天然彩色茧桑蚕品种、亚热带型雄蚕基础品种、转基因荧光绿茧桑蚕品种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大量的科学种养技术和良法在广西得到总结推广。高产优质高效种桑技术屡有突破,广西蚕业技术推广部门研究总结的适度密植快速成园丰产技术,通过选用优良桑树品种,合理安排种植密度,充分发挥了亚热带地区的气候优势,当年种桑当年采叶。

  小蚕共育可以说是广西首创。在广西有专门从事小蚕供应的经营户和蚕种场,向一家一户的蚕农供应两到三天蚕龄的小蚕,这样既便于推广良种,也利于多批次滚动养蚕,让各自为战的分散养蚕,成为相互协作的组织化行为,大大提高了效率和效益,降低了蚕农的劳动强度。到2011年,广西小蚕共育率达54%。广西用于扶持蚕种场的资金投入也逐年增加,从“十五”末的不足千万元,增加到“十一五”末的近亿元。

  目前,广西拥有国内少有的集蚕业科研、推广、管理、生产等于一体的省级综合性蚕业机构,重点蚕区县、乡、村也配备了专门从事种桑养蚕、技术推广的蚕业技术队伍,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推广网络,支撑蚕业生产发展。并建立起了完善的桑树育成品种与种质资源数据库信息系和家蚕品种资源库,给桑树和蚕种建起了“档案”。

  良品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在忻城县城关镇,骑着摩托车的蒙以方来到都乐村的蚕茧收购点,车后座上的50公斤新收的茧子换来了1900元的收入,数着钱的蒙以方邀请记者到家中看看。

  蒙以方住在附近的龙光村福六屯,夫妇俩和父亲一起种桑养蚕,一家人吃穿和孩子学费主要靠养蚕收入,屯里几十户家庭均是养蚕专业户。蒙以方拿起当地蚕农“研制”的自动采茧器给记者演示,这种土法制作的格子状采茧器确实实用,他将带有蚕茧的蚕蔟置于其上压下,采茧器每个格子里放置的麻将牌就将茧子向上顶出,整个过程不过3秒钟,比手工取茧提高了7倍以上的效率。

  在广西各地,这种为提高工效、节省人力、降低劳动强度的发明创造很多,有的是蚕业技术推广部门研制的,有的是蚕农自己在生产中的“灵感发明”。广西农业厅副厅长谢东介绍说:“蚕农自主发明了轨道式喂叶车、方格蔟自动上蔟、方格蔟采茧器等自动和半自动机械,我们注意收集、整理、总结、提升农民在种桑养蚕中的发明创造,提升总结后再在蚕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在宜州市金庆镇六坡食用菌生产基地,目前项目一期已经建成了5个食用菌大棚,总面积1.6万平方米。虽然天气早已入秋,但亚热带的日头强,为了给菇棚降温,大棚上几个自动喷淋器在喷水降温。六坡柳业桑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麦任光告诉记者,合作社收购蚕农的废弃桑枝,粉碎后制作食用菌棒生产秀珍菇,这种桑枝棒长出来的食用菌口感特好,走的是高端市场,价格高出一般秀珍菇20%以上,还不愁销路。据了解,去年广西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8000多万棒,产鲜菇4万多吨,产值超过3亿元,居全国之首。

  广西全区200多万亩的桑田、30万吨的蚕茧产生的副产品、下脚料非常多,利用不好就是废料垃圾,破坏环境,利用好了可以变废为宝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为此,广西农业部门跳出蚕业抓蚕业,围绕桑、蚕开发新产品,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打造全新的蚕桑产业,拓展了其在医药、食品、化妆、纺织服装、丝绸制品等领域的应用。目前在广西,桑叶养蚕,桑枝造纸、生产食用菌,蚕粪等形成的蚕沙和废弃食用菌棒用作农家肥还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链条。

中国公民新闻网摘编彭启智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