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守正创新中深化发展 不断增强巡视巡察震慑力穿透力推动力
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向美国华盛顿州中学师生代表回赠新年贺卡
推进新征程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丨常态长效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贵州省扶贫办主任李建:以良好作风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任务落细落实

发布时间:2018-09-29  来源:中国公共新闻网  字体大小[ ]

打好总攻关键战役 以良好作风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任务落细落实

——访贵州省委副秘书长、省扶贫办主任李建

  全民公众讯(郑娟 龚超)对贵州来说,脱贫攻坚是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是新时代贵州人肩负的光荣使命,是对各级干部的严峻考验。如何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让党中央放心,让贵州人民满意。为此,我们采访了贵州省委副秘书长、省扶贫办主任李建。

李建(中)在查看产业扶贫情况

  问:2018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关键之年,贵州省委、省政府连续发起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和“夏秋攻势”,请问贵州如何确保实现连战连胜?

  李建:今年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连续发起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和“夏秋攻势”,全力打好脱贫攻坚的关键战役,概括起来就是“四五四一”(即“四场硬仗”“五个专项治理”“四个聚焦”“一场产业革命”),推动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

  关于脱贫攻坚“四场硬仗”。一是打好基础设施建设硬仗。到6月底,全省30户以上村民组道路通畅率达到81.4%,同比提高12.5个百分点,新增通组路沿线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2.2万人。解决29.58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二是打好易地扶贫搬迁硬仗。全面推广坚持省级统贷统还、坚持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主、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坚持以县为单位集中建设、坚持不让贫困户因搬迁而负债、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六个坚持”举措。巩固扩大2016年以来搬迁项目脱贫成果,以安置点为单元进行全面梳理,对有劳动力家庭逐户落实就业措施,全面消除“零就业”家庭,完善社区管理和后续服务,解决安置户生计和就业问题,促进搬迁群众的社会融合和稳定,确保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2017年度搬迁项目,加快组织开展项目验收、资金结算、搬迁动员、分房入住等工作,同步开展对搬迁群众的全员培训,落实以就业为核心的生计保障和后续扶持“五个三”工作。2018年,全省计划实施搬迁66.8万人,整体搬迁贫困自然村寨5278个。截至7月30日,规划建设的129个安置点已全部实质性开工,其中住房主体已完工5.87万套,占37.46%;在建住房8.32万套,占51.13%。

  三是打好产业扶贫硬仗。重点发展蔬菜、茶叶、生态养殖、食用菌、中药材五大产业和“一县一业”特色优势产业,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全省1361个乡镇、7241个行政村(占总数的43%、其中贫困村3358个)开展“三变”改革试点,引导村集体入股土地24.52万亩,实现农民变股东401.15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09.25万人)。

  四是打好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硬仗。全面落实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压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扶贫,及时下达各项教育资助资金共64.54亿元,教育扶贫资助全覆盖。全面落实医疗精准扶贫政策,上半年医疗保障累计补偿21.16亿元,覆盖228.72万人次贫困人口。组织万余名医务人员在全省66个贫困县开展义诊巡诊,在全国率先实现省市县乡远程医疗全覆盖。深入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保障三年行动计划,全省20.64万户农村危房“危改”“三改”开工率、竣工率分别达88.3%、50.7%,其中贫困户、低保户等4类重点对象开工10.32万户,开工率104.2%。

  关于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存在问题“五个专项治理”。一方面持续开展国家扶贫成效考核问题整改。对照国务院扶贫办反馈国家考核指出的问题,省委常委会用一天时间专题研究,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面开展脱贫攻坚存在问题整改工作,切实通过问题整改促进脱贫攻坚工作。对国家反馈的5类26项68个问题,按层级和部门进行全面梳理归类,归纳总结为“贫困人口识别不精准、贫困人口退出不精准、教育扶贫有差距、健康扶贫有差距、农村危房改造不到位、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保障不到位、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产业扶贫效益不明显、东西部扶贫协作待深化、工作作风不扎实”等10个方面,针对性制定了“1+5+1”整改方案,即:1个《贵州省脱贫攻坚存在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针对贫困人口漏评错评、贫困人口错退、农村危房改造不到位、扶贫资金使用不规范、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出台的5个专项治理方案及1个《贵州省2017年扶贫成效考核相关问题整改指导意见》。国家考核指出存在的5类26项68个问题,已完成整改50个,正在整改18个,需长期坚持24个。各地深入整改,举一反三,修订完善和新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规章制度。

  另一方面启动中央巡视问题整改。对照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我们全面深入梳理指出的问题,共有4大类28项20个具体问题,4大类问题分别为:一是作风不实、工作不细不同程度存在。二是扶贫领域腐败问题频发;三是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缺乏有效监督;四是一些地方存在脱离实际、吊高胃口现象。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长任脱贫攻坚工作整改专班组长,所有副省长任副组长,分管扶贫工作的副省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另设8个工作小组。目前正在按计划全面深入开展整改工作。

  关于实施“四个聚焦”主攻深度贫困地区。聚焦扶贫资金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中央预算内投资、省预算内投资,中央和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行业部门、社会扶贫、金融扶贫资金,倾斜支持14个深度贫困县、20个极贫乡镇、2760个深度贫困村。今年以来,全省累计下达14个深度贫困县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34.1亿元、省预算内投资资金5183万元;安排中央预算内资金3.63亿元用于农村扶贫公路建设,安排4742.5万元用于解决14个深度贫困县8.5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农网投资完成14个深度贫困县3.4亿元、20个极贫乡镇0.62亿元、2760个深度贫困村2.51亿元;累计安排6.77亿元用于14个深度贫困县实施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等重大项目及“一县一业”产业扶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石漠化治理和退耕还林等重大工程。

  聚焦帮扶力量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省委常委、省政协主席、省人大党组书记、副省长等20位省领导各联系帮扶1个极贫乡镇,14位省委常委和副省长各增加帮扶1个深度贫困县,市县两级领导按照属地分别联系帮扶2760个深度贫困村。市级将极贫乡镇和深度贫困村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县级将深度贫困村纳入绩效考核范围。由省市两级对14个深度贫困县、20个极贫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和2760个深度贫困村第一书记、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针对性集中轮训。

  聚焦东西部扶贫协作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引导东部对口帮扶资金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鼓励对口帮扶城市企业到深度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加大深度贫困县农特产品和旅游产品推介力度,强化东部城市和深度贫困地区的劳务协作,深化携手奔小康行动,将“一对一”结对关系进一步向深度贫困县、极贫乡镇和深度贫困村延伸。

  聚焦基础设施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将中央安排我省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布局在深度贫困地区,省、市安排的年度“四场硬仗”项目优先在深度贫困地区实施。

  关于全力推进农村经济“一场产业革命”。坚持强龙头、创品牌、拓市场、带农户,全面贯彻落实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组织方式、资金筹措、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八要素”,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掀起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以产业规划项目、春耕物资、利益联结机制、产销衔接机制、专家技术服务团队“五个到村到户到人”为抓手,在全省组织开展产业扶贫工作。各地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上手,认真谋划实施春季农业结构调整的具体项目和细化措施,加快调减玉米等附加值低、破坏生态环境、市场潜力不足的农产品,重点发展蔬菜、茶叶、生态养殖、食用菌、中药材五大产业和“一县一业”特色优势产业,确保每个县有1—3个主导产业,每个乡镇有1个特色种类,每个村有1个优势品种,确保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省里从职能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抽调64名业务骨干,由厅级干部带队,组建8个产业扶贫指导工作组,长期驻扎市县指导工作、督查督办。

  上半年,全省累计完成玉米调减785万亩,蔬菜种植1546万亩(次)、产量142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4.3%、4.8%;食用菌种植12.06亿棒(万亩)、产量27.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68%、108.3%;茶园面积752.6万亩,同比增长7.5%;中药材种植434.7万亩;出栏家禽1.03亿羽、禽蛋1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7.5%、27.1%。调减玉米等低效农作物,替代生态高效经济作物和退耕还林还草,覆盖100余万贫困人口。在农村产业革命的拉动下,我省农业农村经济保持高位运行态势,上半年一产增加值同比增长6.4%,较全国平均水平3.2%翻了一番;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47元,同比增长9.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9个百分点,增速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春堡镇垭关村农民张祥印在放牛(2015年11月14日摄)。张祥印是当地的贫困户,年均纯收入只有一千多元。2015年,七星关区推出精准扶贫套餐,张祥印选择了养牛,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欧东衢 摄)

  问:脱贫攻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急躁和厌战情绪以及消极腐败现象依然存在。请介绍一下贵州省扎实开展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经验做法?

  李建:2018年作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高度重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治理,始终把扶贫领域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强化教育培训,强化建章立制,强化举措创新,强化督查问责,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障。我们主要通过教育培训、建章立制、创新举措、督查问责等方式,推动全省脱贫攻坚作风建设不断深入。

  一是强化教育培训,筑牢作风建设思想防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扶贫领域作风建设中,我们注重强化教育培训,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引领,营造拒腐防变、干净干事的浓厚氛围。

  建立警示教育基地。在王武监狱建立贵州省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以“激浊扬清、正气黔行”为教育主题,坚持正面引领和反面警戒相结合、理想信念教育和纪法教育相结合、图文实物展示和多媒体技术呈现相结合,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自觉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

  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将每年5月定为全省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警示教育月,制定《关于开展全省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专项警示教育的方案》,全面搜集、梳理在巡视巡察、日常监督和执纪审查中发现的50余件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并举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专项警示教育展,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率省四大班子领导和有关人员共500余人参观。在全省9个市(州)、贵安新区和所辖县(市、区)同步开展专项警示教育展,实现省市县三级警示教育全覆盖,在全省上下敲响了拒腐防变的警钟。

  强化典型培树表彰。在开展反面警示教育的同时,注重从正面强化先进典型培树。2017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脱贫攻坚表彰会议,对60个先进集体和190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2018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分别对1500余名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遵义市播州区团结村农民、名誉支书黄大发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安顺市平坝区塘约村党总支书记左文学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创新奖。发布“贵州脱贫攻坚群英谱”,集中推出104名涵盖不同领域的先进典型。举办“脱贫攻坚·党员先锋”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大力宣讲宣传优秀党员干部的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事迹。

  多渠道开展学习培训。围绕扶贫政策学习宣传和作风整治,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省扶贫办等部门联合举办多层次、多维度的大培训、大轮训,省有关部门、各市县按照分级分类原则,比照开展不同层级的培训或专题辅导,2017年全省培训干部近2万人次。同时,全省建立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1.5万余个,广泛开展政策宣传解读等,去年累计开展讲习7万余场次,听讲干部群众900余万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干部的攻坚能力和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

  二是强化建章立制,提供作风建设行动遵循。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涉及各地各部门。在扶贫领域作风建设中,我们充分调动各地各部门积极性,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制度方案,为作风建设提供路线图。制定《贵州省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用1年时间,在全省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切实解决“四个意识”不强、政策落实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资金管理不规范、工作开展不扎实、考核监督不严格等七个方面24个重点问题。分成宣传发动阶段(2018年1月)、自查自纠阶段(2018年2月)、整改提高阶段(2018年3月至10月)、总结提升阶段(2018年11月至12月)。在此基础上,将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持续往深里抓、往实里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常态化持续推进,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制定《关于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的工作方案》。列举贵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体表现形式6个方面23类问题,建立问题查处月报告、典型问题通报曝光、工作成效通报等制度。规定对搞数字脱贫、算账脱贫、被动脱贫,造成恶劣影响的;不顾地方实际和群众意愿,盲目铺摊子、上项目,致使国家、集体或者群众财产利益遭受较大损失的;在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组组通”等工作中审核把关走过场,造成资金损失或者不良影响等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整治。截至目前,共查处扶贫领域形式主义案件59件,官僚主义案件55件,不作为案件249件,乱作为案件303件。印发《关于扎实推进2018年至2020年全省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切实服务保障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通知》。

  规定了十项专项治理内容。其中,要求深入推进扶贫领域“护民生、促脱贫”监督执纪问责专项行动,今年在全省统一开展农村“组组通”、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和城乡医疗救助专项监察。要求严肃查处扶贫领域涉黑涉恶腐败问题,坚决冲破“关系网”、打掉“保护伞”。要求充分发挥巡视巡察利剑作用,聚焦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着力发现和惩治扶贫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要求常态化开展“访村寨、重监督、助攻坚”专项行动,省市县三级纪检监察机关班子成员分别走访不少于3、6、9个村,每个村走访时间不低于1天、走访村民不低于10户。

  制定脱贫攻坚存在问题“1+5+1”方案。今年4月,中央反馈我省2017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的有关情况,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存在的突出问题。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决心以此次整改为契机,彻底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一些长期存在的痼疾,决定在对国务院扶贫办反馈问题进行整改的基础上,将省考核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2017年扶贫开发工作成效,以及审计、巡视等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一并纳入整改范围。我们认真研究制定了“1+5+1”整改方案,即1个《贵州省脱贫攻坚存在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针对贫困人口漏评错评、贫困人口错退、农村危房改造不到位、扶贫资金使用不规范、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出台的5个专项治理方案及1个《贵州省2017年扶贫成效考核相关问题整改指导意见》。在此基础上,省有关单位制定细化落实方案,市县两级结合实际,举一反三,层层制定整改方案,将问题清单细化分解到各地各部门,限期整改销号。截止6月底,中央层面梳理指出存在的5类26项68个问题,已完成整改50个,正在整改18个,需长期坚持整改的24个;我省自查发现5类22项43个问题,已完成整改6个,正在整改37个,需长期坚持整改的41个。

  制定《脱贫攻坚工作整改专班巡视整改方案》。7月13日,中央第四巡视组向我省反馈巡视情况,指出了我们工作中存在四个方面20个问题,即作风方面问题、腐败方面问题、资金管理方面问题、脱离实际吊高胃口问题。我们把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作为推进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重大机遇来抓,认真研究制定《脱贫攻坚工作整改专班巡视整改方案》,明确整改内容、整改措施、整改目标、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完成时限。各地各有关部门层层制定整改方案,拉单挂账、办结销号,做到全面整改、彻底整改,目前各项整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制定《贵州省脱贫攻坚问责暂行办法》。规定对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10种情形,依据职责分工和履职情况追究具体责任人相应责任。规定各级党委为问责决定机关,各级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政、扶贫部门等为问责建议机关,各级纪检监察、组织人事部门为问责实施机关,根据干部管理权限按照问责决定机关的意见实施问责。问责方式有:批评教育、诫勉、责令公开道歉;召回、停职检查、调离岗位、改任非领导职务、降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辞退等。受到问责的,取消当年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同时扣减问责对象10%以内的年终综合奖励资金。同年度同一单位如有10%以上人员被问责的,扣减问责对象所在单位10%以内的年终综合奖励资金。

  同时,省级各部门特别是住建、交通、水利、教育、卫生、农业、人社、财政等职能部门,分别针对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农村公路“组组通”、教育精准扶贫、医疗精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农村产业发展、扶贫资金管理、财政涉农资金管理等,相应出台了防范问题的作风管理规章制度;各市(州)结合本地实际,也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脱贫攻坚作风建设的政策举措,全省上下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明确了哪些事项能作为、必须作为,哪些事项不能作为、禁止作为。

  三是强化举措创新,推进作风建设取得实效。在扶贫领域作风建设中,我们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创新,积累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总结提炼推广,推动了脱贫攻坚工作有力有效开展。

  率先开通省级党委政府扶贫专线。贵州扶贫专线于2015年11月13日正式开通,是全国第一条省级党委政府面对贫困群众的热线电话。2017年8月18日,省委、省政府将“省政府扶贫专线”更名为“省委省政府扶贫专线”。专线实行24小时值守,按照接听受理、梳理报告、逐条转办、限时反馈、电话回访、暗访督查六个工作流程办理反映事项,确保群众“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从反映事项类型看,主要集中在贫困群众困难诉求方面,包括精准扶贫对象认定、教育扶贫、医疗救助、产业扶贫、危房改造、易地搬迁、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土地流转、金融扶贫、创业就业等11类。专线开通以来,共接听群众来电接近1万个,办理群众有效来电7000多个,成为全省广大贫困群众诉求直达省委省政府“连心桥”。

  探索建立民生监督特派制度。针对民生领域腐败案件多发,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职能弱化、监督不力的情况,我省整合县级纪检监察派驻机构和乡镇纪委力量,在全省设立1467个民生特派组,每年省级层面统一开展2个专项,市级再自选开展1至2个专项,对全省脱贫攻坚领域进行全方位监督。将14个深度贫困县,20个极贫乡镇,2760深度贫困村作为专项监察重点,围绕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扶持微企补助、信贷扶贫、农村饮水安全等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按照问题线索五类处置的标准和要求,对受理的投诉举报和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及时办理,快查快结。对案情复杂、在乡镇办案阻力较大的案件,采取交叉办案、协作办案等方式,及时查处乡镇、村、组干部的违纪违法案件。全省民生特派组通过专项检查和直接受理群众反映问题,跟踪督促问题整改,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民生领域信访量同比明显下降。

  推广运用扶贫云减轻基层负担。为化繁为简提升效率,着力解决重复填报问题,我们探索建立贵州扶贫云并进行升级改造,充分发挥大数据在助推扶贫领域作风建设中的作用。扶贫云通过对以往业务报表中的填报项进行综合分析和比对关联,运用关联计算实现了“手填一项、计算多项”的功能,在不影响业务工作的同时又有效缩减了数据填报量。扶贫云对填报表格进行了深化设计,尽最大可能将输入项转变为选择项,再结合采集数据前端校验功能,一改以往传统纸质填报的方式,通过手机APP现场采集、移动上传,在短时间内即可完成数据填报,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工作方式更加便捷高效。扶贫云通过自动获取行业部门相关数据的功能,免去了基层重复录入、反复填报的麻烦,妥善化解跨部门指标数据口径不一的问题。按照“能用、管用、好用”的原则,在充分考虑基层现有移动设备平均水平的基础上,对各有关功能模块进行了深化设计,在剔除部分脱离工作实际功能的同时,加入了关联计算、前端校验、点选填报等功能,尽最大可能提升系统实用性水平,进一步减轻基层工作负担。

  探索建立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怀激励机制。当前,我省正处于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大量帮扶干部深入一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如何激发帮扶干部的内生动力,解决不能为、不想为、不敢为等问题,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省铜仁市积极探索干部关怀激励机制,出台《关于做好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关怀激励工作意见》,营造想为、敢为、有为的干事创业良好氛围。主要从优先培养使用、强化表彰奖励、提高待遇保障、注重人文关怀、落实抚恤救助、提升工作能力、鼓励创新创业、倡导容错纠错八个方面对基层干部给予关怀激励。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关怀激励机制得到国扶办充分肯定,省委书记孙志刚批示要求在全省推广。当前,全省各地正在积极推广关怀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是强化督查问责,倒逼作风建设责任落实。盯紧盯牢脱贫攻坚责任落实,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严肃追责问责,让脱贫攻坚责任单位和帮扶干部时刻牢记责任,时刻不敢疏忽懈怠,让作风问题无以遁形。

  省委专项巡视巡察。新一届省委将脱贫攻坚纳入省委巡视重要内容,对各市(州)、各县(市、区)和省直各部门单位的巡视,都以查找脱贫攻坚作风问题作为重要任务。此外,2017年11月,省委9个巡视组还对24个深度贫困县和极贫乡镇所在县,以及5个2016年扶贫工作综合考核排名靠后的县开展了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市、县两级组织446个巡察组同步启动了对全省2760个深度贫困村及与扶贫工作密切相关部门的巡察,针对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等精准发力。

  省领导带头暗访督查。自2016年以来,省委书记和省长每年都带头对脱贫攻坚进行暗访督查,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每年至少对脱贫攻坚暗访督查一次,重点以随机暗访检查脱贫坚责任不落实、工作不落实、政策不落实等作为问题为主,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要陪同、手机导航方式,直接进村入户察实情、访民意。两年多来,由省委书记和省长带头的省级领导暗访督查超过了30人次。此外,省扶贫办每季度还组织一次地区间交叉暗访。

  省级老领导专项督查。去年5月起,我省组建8个省级老领导脱贫攻坚专项督导组,分别由一位离退休省级老领导带队,分别对全省8个市(州)随机抽样进行督导检查,重点督导各地各部门在责任担当、路径方法、干部作风、精神状态、群众获得感等方面的表现,帮助发现和纠治脱贫攻坚中的作风问题。同时,省级部门根据职能职责,每年围绕脱贫攻坚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如专项审计、财政涉农资金专项检查、省委省政府督查室专项督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的其他专项检查等。

  运用大数据实时监管。充分利用我省大数据优势,借助扶贫云等信息系统,搭建高效便捷的监管平台。比如,贵阳市利用“互联网+”打造“阳光监督”,通过平台门户网站、移动APP、微信公众号等,对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实时监督,查询了解“钱从哪里来、花到哪里去、干了什么事、效果怎么样、有没有问题”,倒逼职能部门及时发现、纠正问题,确保扶贫资金在阳光下安全、透明、高效运行。遵义市全力推进民生资金监督网络系统建设,今年1-6月,发现异常数据29132条,涉及金额5802万余元,涉及受益对象17900人。通过核实发现违规问题784个,涉及589人,立案9人。黔东南州运用国扶办系统、贵州扶贫云财政资金项目平台、纪委民生资金监督系统,抓好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切实解决工作不实等问题。

  加大追责问责力度。加大执纪问责,以问责促担当。对扶贫领域违纪问题多发频发的地方、单位,在严肃处理当事人的同时,倒查主要负责人“两个责任”落实情况,建立脱贫攻坚问责通报制度,提高通报频率、扩大通报范围,将脱贫攻坚问责情况全部发至村级,形成强大震慑。今年以来,共计发现扶贫领域违纪问题10059个,立案3222起,党纪政纪处分1105起2401人,移送司法机关17人,问责1652人,涉及金额8931万元,追回1101.1万元。同时,对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排末位的市州,分别由省委书记、省长约谈市州党政主要负责人,对考核靠后的县,由省委组织部部长、分管副省长对县委书记、县长进行集体约谈。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在继续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同时,坚持破立并举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调查研究之风、勤政廉政之风,以良好的作风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落细落实。

丹寨县移民搬迁户们在新房前展示刚领取的新房钥匙(黄晓海摄)

  问:今年8月贵州省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贵州省精准扶贫标准体系》,请介绍一下《贵州省精准扶贫标准体系》?

  李建: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亲自关心指导下,由省政府办公厅、省质监局牵头,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省教育厅等16个部门共同参与,编制完成的《贵州省精准扶贫标准体系》,以标准化技术手段总结提炼了我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精准扶贫中探索、积累下来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成果,形成了一套系统、清晰、便于理解操作的贵州脱贫攻坚工作规范。编制精准扶贫标准体系,是我省精准扶贫工作的一大创新。

  目前,国家发布的有关精准扶贫的标准共15项,主要是产业项目运营管理方向的内容,没有专门对扶贫工作主体行为进行规范的标准。其他兄弟省(区、市)也均未形成比较系统的精准扶贫标准体系。在无成熟经验可资借鉴的基础上,我省标准体系能在两个多月时间内编制成功,是开拓创新、群策群力的结果。2018年6月5日,根据省领导指示精神,省政府办公厅组织各参与部门开始对口起草有关标准文稿。各部门对编制工作高度重视,明确负责领导,成立工作专班,指定专人起草。标准编写注重吸纳现有经验,重视听取基层声音,这次发布的26个标准,全部发至乡镇,充分征求意见,请工作在扶贫攻坚一线的同志对标准内容进行审核、把关。

  为了保证标准编制质量,按时完成标准制定任务,省质监局组建了工作专班,由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挂帅统筹开展相关工作。7月31日,省政府召开标准审查会,对标准逐一进行审查,并决定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颁布实施。8月2日,经省政府十三届9次常务会议审议,原则通过《贵州省精准扶贫标准体系》,要求对部分内容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按照常务会议要求,省质监局组织专门力量,对标准体系进行了修改完善,今天正式颁布实施。

  《贵州省精准扶贫标准体系》由基础通用、项目管理、基础设施、社会保障4个部分构成,首批发布贵州省地方标准26个。第一部分基础通用,包括农业产业发展八要素工作、干部驻村帮扶、贫困户识别、贫困户退出、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管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大数据村级管理工作等7项标准。第二部分项目管理,包括农业产业扶贫工作、贫困地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管理、贫困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补助资金管理、贫困地区公益林采伐管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管理、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管理等6项标准。第三部分基础设施,包括农村“组组通”硬化路建设与管理养护、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管理、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农村危房改造基本安全等4项标准。第四部分是社会保障,包括教育扶贫学生资助、医疗保障救助、大病专项救治管理、慢性病医疗保障、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临时救助工作、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就业扶贫工作、贫困劳动力全员培训工作等9项标准。

  《贵州省精准扶贫标准体系》有四个鲜明特点:一是充分体现贵州特色。总结提炼了贵州精准扶贫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成果,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易地扶贫搬迁“六个坚持”等内容被纳入标准,凸显了贵州精准扶贫工作的创新思路、创新措施和创新方法。二是注重全过程规范。对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工作方法、工作行为和流程进行了统一规范,可以促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标准化管理。三是系统完备。体系基本涵盖了“六个精准”的要求,系统梳理了产业扶贫、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易地搬迁、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党建扶贫等精准扶贫政策和工作内容,提炼和规范了工作措施。四是科学适用。以应用为导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能量化的尽量量化,内容易懂、流程清晰,让基层干部和群众容易记、好操作。(照片由贵州省扶贫办提供)

中国公共新闻网责任编辑亓淦玉

【免责声明】:以上图、文、音/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本网原创文章除外),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法规、政策,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 3555333776,微信号:GAN160003,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电话:010-89525216。本网投稿邮箱:3555333776@QQ.COM。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华声国际大厦)1层 1 2 1号。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来源:XXXXX网站。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发表感言: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