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公众讯(申从珊)农历正月初八上午,在任小庙村景山家庭农场,王景山和工人们在大棚里用整地机在整地,“今年我种植了近百亩无公害蔬菜,春节时都卖上了好价钱,现在再整地育苗”,他承包流转的耕地从去年的100多亩扩展到如今的300多亩,妻子和几个亲友也不外出打工了,和他一起在土地上创业,是民生工程使土地成为“香馍馍”。
在亳州市谯城区双沟镇,像王景山这样的年轻人,从一个“打工仔”到“农场主”,实现角色的“华丽转身”的农民有500多人;安徽纪萍中药材合作社负责人纪萍,去年流转一千多亩土地,种植黄秋葵大获丰收,每亩收入八千多元,今年初,她想再流转两千亩,进一步做大中药产业,在正月里她一户户的和农民签到流转合同,“今年种植的黄秋葵将超过两千亩”,纪萍说“看到镇里实施好农水民生工程,土地都成了聚宝盆,外出务工不如自己创业,黄土地上照样能实现创业梦。”
负责产业结构调整的双沟镇人大主任王伟光告诉说,双沟镇是谯城区农业大镇,现有耕地14万多亩,近年来,该镇抢抓机遇,结合安徽省民生工程, 认真实施了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三年来在任小庙等15个村实施了三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治理总面积12万多亩,工程总投资 七千多万元,在建设区域内,清淤疏通排水沟三万多米、清淤土方 近七十万立方米;新建机井 五百多 眼;新建水泥路五十多公里,新建机耕和涵管桥三百多座;共种植树木六万多株,同时在项目区醒目位置砖砌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在治理区内,完善了电力、交通、自动化灌溉工程、供排水等配套设施,使土地成为“香馍馍”;尤其是启动的“万亩核桃产业示范区”工程,突出“一带一路一河”,打造“三区三园三品”,叫响“亚洲最大核桃林场”的地理品牌,有五家种植公司积极进行土地流转,发展了优质核桃近万亩;土地的整治使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土地种植规模化程度显著提高,烟叶、玉米、中药材连片种植面积都在在千亩以上,土地流转范围扩大,没有治理前,外出务工农民发愁土地转租困难,治理后,实现了大面积流转土地,在吴寨村,青年农民王峰流转土地达三千亩,种植千亩玫瑰园、千亩枣林、千亩优质牡丹等;农民不仅每亩收入800元的租金,而且还到农场打工,每月收入2000多元。
中国公共新闻网责任编辑:亓淦玉 |